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,从2018至2023年,市场规模由0.6万亿元突破至1.9万亿元,年均增长率达23%
。预计到2029年,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.6万亿元人民币,年复合增长率约23%
。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商业航天活动的活跃度提高,也显示了商业发射次数的高速增长,2023年中国发射商业航天器141颗,同比增长29%。
航天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变革,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。据初步统计,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可以达到1: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
。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,推动了智慧交通、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,对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航天技术、有效载荷技术、信息处理技术等需要机械、电子、材料、能源、通讯、信息等产业发展的支持,通过技术发展的“需求效应”,对上述行业形成强烈有效的激励和带动作用
。例如,中国近年来开发使用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,80%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,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。
随着太空技术的蓬勃发展,到2035年,太空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.8万亿美元
。太空技术为各种事物提供动力,从天气预报到智能设备,太空技术惠及更多利益相关者,如零售业、消费品和生活方式类行业、食品和饮料业、供应链和交通业以及减灾等领域都能从太空创新中受益
。太空技术还将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,如灾害预警、气候监测、加强人道主义应对能力、促进更广泛的繁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