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是航天体系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早期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展至今,中国已经拥有了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,能够满足不同航天任务的需求。例如,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是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,能够将大型卫星和深空探测器送入太空 。此外,中国还在研发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,该火箭有两种构型,一种带助推,主要负责将月面着陆器和登月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;另一种无助推的构型,可执行空间站航天员及货物运输任务 。长征十号预计在2027年具备首飞条件。
      天宫计划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空间站项目。该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,试验阶段包括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、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,正式组建常驻的“天宫号”空间站从2020年之后开始 。天宫空间站展现出T形构型,由“天和”核心舱、“问天”和“梦天”两个实验舱组成 。空间站的设计先进,系统架构优化,新技术比重大,智能化程度高,整站规模适度,建造费效比优,并且坚持以人为本,驻留安全高效。
      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,包括嫦娥探月工程等。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月球背面的着陆和探测,以及月球样本的返回 。目前,中国正在推进载人登月计划,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。为此,中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、月面着陆器、登月服、载人月球车等装备 。载人月球车“月辂”和月面着陆器“揽月”已经命名,展现了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深入布局
      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是中国深空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“天问一号”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,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、着陆和巡视 。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,着陆巡视器包括“祝融号”火星车及进入舱,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 。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,展现了中国在火星探测领域的技术实力。
    • 微信公众号
    • 抖音视频号
  • 回到顶部